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動物的特徵與分類

PIC



目標:

一、認識生物多樣性 二、認識動物分類的基本原則 三、認識幾種簡單的動物分類 四、練習蒐集資料、閱讀、摘要重點

進行方式:

一、教師介紹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二、教師說明動物分類的概念 三、教師介紹幾種動物分類的基本原則、介紹蒐集資料、摘要的方式 四、學生分組選定分類的對象及進行各種資料蒐集 五、討論與報告動物分類的原則及舉例說明那些動物是該類別 六、以共同討論、口頭發表及學習單進行單元之回饋及反思

成果描述:

一、初步接觸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二、認識幾種常見的動物分類 三、透過小組合作認識蒐集資料的方式及嘗試自己蒐集資料、練習摘要的方式 四、引發學生持續學習相關領域的興趣

實施心得:

進行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時,發現三年級學生對於動物與生物的分類比較陌生,也比較沒有動手蒐集資料的經驗。因此進行本活動,期望透過一系列的活動除了讓孩子們認識更多不同種類的動物之外,也讓他們練習由除了網路之外,由百科全書、圖鑑、相關書籍中蒐集資料。有些同學將自己家裡的書籍帶來與同學分享、有些同學閱讀報章雜誌,也有同學由圖書館中借閱相關書籍...大家開心地練習進行科普閱讀及文章重點的摘要。透過這個活動除了加深自然科學課程的學習也引發他們分享及閱讀相關書籍的興趣,感覺收穫滿滿。

學習者心得:

一、上課之前我以為這單元很難,譬如鳥類的羽毛是真的假的我都分辨不出來。我不明白哺乳類用什麼呼吸。我認真閱讀很多關於自然的書、問爸爸媽媽很多問題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上完課程後我發現哺乳類動物會思考、會成群結隊、會分泌乳汁...我覺得上動物的特徵與分類課程很好玩,這一刻還蠻簡單的。 二、上自然課以前,我只認識大象、兔子、貓狗這些。這是我們第一次上台說話。我們一直皮皮挫,因為太緊張了。我不會的時候會請同學幫忙,她會教我,因為我們是好朋友。上完課程,我學到了魚類、鳥類、爬蟲類、昆蟲類和哺乳類,他們的特徵都不太一樣,真 是有趣。

圖片:



PICPICPICPI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